萝卜干冒充“神药” 江湖游医“转战”乡下_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-新闻动态
萝卜干冒充“神药” 江湖游医“转战”乡下
上传日期:2013-01-30 08:40:29  浏览次数:6777
 

游医卖药由来已久,近年来,由于加大了监管力度,游医在城市里的市场越来越小,一些非法行医者又把目光渐渐投向了农民。记者家住湖南省衡南县新茶村,近一年来,经常听到村里人反映,有村民在集市上或村里遭遇医药骗子。最严重的一次有个老汉就被骗走2万元,急得他差点自杀。为此,记者回村进行了调查。

  用萝卜干、金樱子冒充“神药”

  112,在村民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新茶村集市。在最热闹的路口,看到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,正在兜售“药品”,周围挤了十几个人,一些药被堆放在一块一米见方的破布上,男子吆喝着:“家里有胃病、肝炎、风湿的,吃了我这药,都能治好。”“这药为什么有这么多功效?”记者问道,男子很神秘地说:“这药是我家祖传的。”这时,人群中一名妇女开口了:“这药确实好,我得胃病30年了,就吃他这药好的。”记者发现,在围观的人群外,一名男子正在旁边拉人。据村民介绍,他们一伙有三四个人。一个人负责卖药,一两个人挤在围观人群中当托,还有一个人负责拉客,被拉过来的大多是60岁以上,看上去没出过远门的老人。最后,记者花100元买了一份后,经医生鉴定,这种所谓的“神药”,只不过是两三元一两的金樱子和萝卜干伪装的党参。

  除了在集市上骗人,一些骗子还会直接进村卖药。他们或以收购农产品为名套近乎,或以某医院专家下乡义诊为名,向村民兜售药物。记者看了一下村民买的药,发现大多是钙片、鱼油或维生素等保健品,其中多数没有正规批号,有的则只是镇痛类药物,让村民误以为是吃了“神药”而减轻了病痛。

  2012年年末,记者曾调查过河北农村糖尿病防治情况。刚进村时,村民对记者一行人特别疏远,甚至存在敌意。村主任介绍说,这是因为村民们都被骗怕了,近几年经常有人打着大医院义诊的旗号,来村里给村民免费体检,本来身体好好的,经他们一查,都能查出点病来,村民一听自己得病了,非常紧张,他们就借机卖起保健品。村里几乎80%的人都买过,少则几百元,多则上万元。

  假药盛行伤害村民

  不光在湖南、河北两地,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全国诸如河南、山东、广东等地都报道过农村游医卖药现象。早在2009年《当代生活报》就曾报道:广西省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销毁1370件、价值100多万元的假冒伪劣药品。销毁的药品大多是执法人员在乡下集贸市场的游医手中查获的。

  非法游医主要通过集市地摊上销售、假借进村收购兜售药物、组织免费义诊等方式忽悠村民。由于农民防范意识较弱,推销者往往以夸大的说辞推销药物。

  村民经济上的损失还是其次,这些药物还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。记者在河北农村走访的合婚台村里,有15名糖尿病患者,其中12名都曾经或正在使用不正规药物。一位患病10年的妇女,因听信了“能根治糖尿病”的宣传,在集市上购买了添加西药成分(优降糖)的中药,由于不了解药物成分,患者数次因低血糖昏迷,幸亏发现及时,未出现生命危险。而另一名患糖尿病15年的村民,一直在服用没有批号的假药,医护人员帮她测随机血糖,居然高达24.1毫摩尔/升(正常随机血糖不超过11.1毫摩尔/升),她告诉记者,从去年初开始,她的视力逐渐下降,全身无力,还总头晕。

  对此,北京煤炭总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刘国荣表示,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患者是因这些药而出现并发症,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一直服用这些药物,不接受正规治疗,会延误病情。

  加强监管,增强意识是关键

  针对农村假医假药盛行现象,记者采访了新茶村的村主任,他很无奈地说:“我也没办法判断哪些是假医假药,他们来了都说能治病,就信以为真了。”

  卫生部对我国城乡居民开展的一项健康素养调查显示,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百分比仅为3.43%(全国总体水平为6.48%),也就是说,每100人中不到3人具备健康素养。药物非同一般商品和食品,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。

  如何才能杜绝农村卖药乱象?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系教授钮文异指出,食品药品监管部门、工商管理、公安等相关部门应联动,加强执法力度,对于非法卖药行为,应予以严格取缔,绝不姑息迁就。提醒村民加强防范意识,一旦发现可疑人员,应立即报警。另外,广大农民朋友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,遵医嘱用药。地摊散装药坚决不可轻信,如果是保健食品,应看清是否同时具备蓝帽标志(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)及产品批号。保健品只是针对特殊人群的功能性食品,不等同于药品,如有人打着“肯定能治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等旗号,一定要加强警惕。(转自生命时报)